|
活动运营要把握哪些用户心理? 二维码
来源:www.yunjuchuangke.com网址:http://www.yunjuchuangke.com 在活动运营中,吸引新用户、促进老用户的活跃以及提高品牌的曝光度是比较普遍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挖掘用户需求从而把握用户心理是关键。 首先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类的需求从高到低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通俗点来说,如果一个人处在非上层社会地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是最强烈的,这也正是为什么美食总能成为大众趋之若鹜追求的目标并且不会被排斥的原因。当人类从生理需求解放出来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更高级的需求。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拥有最高层级需求的人,在关注高阶需求的时候会失去基层的生理需求。 挖掘目标用户需求是活动运营极为重要的一环。快狠准地切入用户需求,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订单转化率,还可以引发用户大众传播。 消费者心理学最初始的出发点,就是天主教教义中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淫欲、贪食,这七种罪过揭示了人类原始的本能欲望。有人在网上分享过这样一个图谱: 接下来就从用户具体参与活动的流程来探讨一下用户心理。 当用户第一眼看到你的活动,要想促使客户看第二眼并开展接下来的行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就一定要有可吸引用户的文案或者活动方式。那么用户被吸引的缘由是什么呢?用户是出于什么心理参与活动的呢? 一是好奇,好奇是人普遍有的一个心理。在文案或者活动现场制造一定的神秘感,通过文案、图片、具体的物体等来引起用户的好奇。越是神秘,就越是能引起用户想要知道的冲动。 二是有趣。有些制造出来的神秘也许用户已经知道,无法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那么策划一场有趣的活动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 当用户被吸引后,就会产生参与的冲动,但内心还要衡量风险性,所以一部分人会选择观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会产生哪些心理呢? 一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大部分人都不乐意当另类,宁愿随波逐流。如果用户看到有很多人都参与到了这个活动中,相对来说会更愿意参与进来。 二是害怕失去。想要用户尽快参与到活动中,就要让用户感受到机会的难得。一方面可以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来提高用户的参与难度,让用户觉得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参与的,从而让参与的用户珍惜这次机会;一方面让用户感受到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就会错过,从而产生害怕失去的心理。 三是攀比心理。当看到很多人参与进来的时候,用户会不自觉地就产生攀比心理,也想要去一探究竟。 当用户观察完别人参与活动的情况后,就会产生自己参与的冲动。那么在这个关键时刻要利用用户的什么心理来刺激用户参与活动呢? 一是占小便宜,利益是百试不厌的吸引方法。通过直接免费赠送、买了就送、买了后加钱就送等方式赠送与产品本身有关的礼品来促进用户的进一步转化。 二是侥幸。这种心理根植于人性之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在预算较小的情况下换来较大的参与量。 三是贪婪。当用户比较轻易地获得了某种物质奖励的时候,会想获得更多。在运营中,通过阶段性的满足用户,给用户奖励,能够提高用户黏性。 当用户参与到活动中来之后,很多人会喜欢把自己参与的事情分享给别人,比如发到朋友圈。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了用户什么心理呢? 一是成就感。参与活动之后,如果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可以证明自己比参与的其他人优秀。 二是表达自己。如果活动能够让用户主动去表达情绪,并且给用户适当的反馈,那么就更容易让用户参与进来。 当然,除了活动上设置利益点来切入消费者需求外,重建用户满意度模型也很重要,用户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到参与活动的动力以及下次活动的号召力和未来的复购率。
声明:此篇为微小v智能营销手机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https://www.youkaiwang.com/h-nd-31.html
下一篇互联网基础服务
|